“互聯網+”助推制造業升級 中小微企業收入增4.6倍

來源: 2017-09-25 10:32:41

 

日前,市統計局公布中關村示范區1至7月經濟數據,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2491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其中先進制造、環境保護、電子與信息、新材料及應用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六大高新技術領域貢獻了76.2%的收入,產業高端化特征明顯。

創新產出能力不斷提升

中關村海淀園企業寒武紀科技公司日前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此輪融資后,寒武紀估值達到10億美元。這個由兩兄弟創立的科技公司,一躍成為全球AI芯片領域第一個獨角獸初創公司。

不僅是寒武紀,商湯科技、格靈深瞳等25家企業入選《創業邦》發布的人工智能創新公司50強,占據國內人工智能行業的半壁江山。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背后是肯投入、敢投入的決心。上半年百度在線、北京華為等6家公司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10億元。1至7月,中關村研發人員合計55.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4.1%,企業內部的日常研發經費支出84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

“互聯網+”助推制造業升級

1至7月,中關村重點監測的六大高新技術領域共實現總收入1897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占中關村總收入的76.2%。

分領域來看,先進制造領域表現搶眼,1至7月增長27%,這主要得益于“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助力制造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環境保護領域高速增長,同比增長25.3%,主要得益于碧水源等22家企業收入快速增長的帶動。

值得關注的是,在人工智能、石墨烯等部分前沿技術領域,中關村為代表的北京創新已經走到了世界前沿。例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攜手中科院成功將石墨烯太赫茲探測器的工作頻率提高至650GHz,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石墨烯外差混頻探測。

中小微企業收入增4.6倍

大型企業依舊是示范區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上半年,大型企業實現總收入14961.8億元,同比增長15.6%,占示范區總收入比重近七成。

中小微企業的實力與潛力同樣不容小覷。中小微企業群體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9.6%,增速是上年同期的4.6倍,高于示范區整體2.9個百分點。其中,186家中小微企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億元以上。

“中小微企業增速迅猛,主要得益于滴滴、今日頭條等以新業態為代表的中小微企業增長新動能加快形成。”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

原標題:1至7月中關村總收入逼近2.5萬億元 六大高新產業占比超七成

 

相關關鍵詞: 制造業 互聯網


相關文章
  • 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有所回升

    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有所回升

    2019-08-01

  •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政務服務更加透明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政務服務更加透明化

    2017-03-20

  • 打通“梗住” 巧用“互聯網+”

    打通“梗住” 巧用“互聯網+”

    2017-03-22

  • “互聯網+黨建”讓組織溫暖如影隨形

    “互聯網+黨建”讓組織溫暖如影隨形

    2017-03-22

  • “互聯網+黨建”讓組織溫暖如影隨形

    “互聯網+黨建”讓組織溫暖如影隨形

    2017-03-22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