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不等式”背后的“主動”與“推動”

來源: 2017-03-20 14:13:46

 

巖頭村從前真窮:嫁進來的媳婦兒熬不住,偷偷跑了6個;村民賣頭豬,光雇工把豬抬出去,就得花去豬價的1/4。(人民日報,3月19日)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 “致富箴言”。在巖頭村,一條4米寬的進村道路,讓村民留住了媳婦、增加了收入;在肖家塘村,一條5公里的硬化道路,不僅讓村民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更為全村種下1000多顆“致富希望”……

西疇縣作為一個滇東南的邊境小鎮,地處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區,“生態癌癥”成為了壓在該縣委縣政府以及群眾頭上的“大山”。然而,西疇縣卻并未因這樣的生態硬傷而“放棄治療”,相反,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在群眾的凝心聚力下,西疇縣自上而下,拿出了“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的決心,為其他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樹立標榜、注入信心。

“西疇精神”告訴我們,脫貧攻堅,重在“群眾主動”。 在西疇縣農村自建道路的總投資中,群眾自籌、投工投勞占了75%以上,這無疑是西疇縣能夠在短時間內打贏攻堅戰的最主要原因。在這75%的占比中,無論是群眾自籌還是投工投勞,隱含的都是“群眾自主”這一脫貧真諦。李明華等村民的12年苦戰,終換來企業入駐、村民增收;候壽高等村民的6年奮戰,終迎來樹苗下地、小車入戶。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們需要李明華、候壽高這樣思想開明、不計個人得失的村民,需要他們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

“西疇精神”告訴我們,脫貧攻堅,亦要“黨政推動”。在西疇脫貧經驗中,政府投資雖然只占不到25%的“份額”,但是卻為群眾積極參與、自主奮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礎保障。從西疇縣著名的“不等式”來看,政府的“10萬元”投資就是群眾自籌、投工投勞的“引子”,是激發群眾積極參與的重要因素。同時,脫貧攻堅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黨委政府也要具有“長征精神”,能夠沉得住氣、熬得過苦,發揮好“25%”的引領作用。

“群眾主動”與“黨政推動”,只有相輔相成才能夠將“扶貧不等式”的效益最大化。

 

相關關鍵詞: 不等式 背后


相關文章
  • 謹防用生命逃票背后因小失大的窮思維

    謹防用生命逃票背后因小失大的窮思維

    2017-02-14

  •  “全國人口大遷徙”背后看鐵路工人的付出

    “全國人口大遷徙”背后看鐵路工人的付出

    2017-02-22

  • “碰瓷”成笑柄背后的思考

    “碰瓷”成笑柄背后的思考

    2017-02-27

  • 監督執紀背后同樣需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

    監督執紀背后同樣需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

    2017-03-14

  • 讀懂總理從容不迫背后的民族自信

    讀懂總理從容不迫背后的民族自信

    2017-03-17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