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盛大開幕,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一帶一路”自提出以來,“吸睛”度一直居高不下。其跨度之廣、涉及之寬、縱度之深,無不讓人稱之為“大手筆”。因為“一帶一路”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戰略,它的使命,是構建一個充滿活力、更具創新的“大舞臺”。而承擔主要運輸的鐵路,讓“開場戲”演的格外精彩。
全球化的今天,頂層設計的“一帶一路”為我國下一步的前進指明了方向,而基礎建設的完成與否直接關系著戰略的進度。作為開路的“先行軍”,中國鐵路披荊斬棘為“一帶一路”的前行打下夯實的“路基”。彼此的互通有無也讓互惠、平等、發展的大環境初步構建,中歐班列今年已開行1000列。
“要想富,先修路”是一句膾炙人口的標語,不是因為它有多么順口,而是因為它有道理。“一帶一路”大環境的形成,同樣少不了交通基石的鋪墊。鐵路,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紐帶。其帶來的不僅是彼此的緊密連接,更是基礎設施的整體進步。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普遍老舊或匱乏,不解決這個問題,發展合作將無從談起。另外,鐵路的鋪設使得中國優秀企業能夠更好地開拓國外市場,外國優秀企業同樣能夠在沿線其他國家擴展市場。當然,更多設施的設計、完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沿線的人民。
“一帶一路”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不光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國際地位,主要是中國擔當起了很大的責任。鐵路,更是將其演繹的玲離盡致。中國鐵路認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出“建營一體化”的方法,也就是組織當地員工培訓,而不是完工之后就走人,使得當地人所有事情都要求助中國鐵路。而且,鐵路的開通將帶動沿線工業發展,創造大量的新工作,還將幫助沿線國家培育自己的鐵路產業,為沿線國家未來的鐵路發展奠定基礎。“大國心態”不是武力上的欺壓,而是幫扶和共同進步。中國鐵路“走出去”就是中國鐵路有這個自信和實力,幫助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沿線國家鐵路,更上一層樓。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帶一路”“大舞臺”的構建,給沿線國家和人民帶來無數機會。鐵路深知其肩頭重任,全力以赴演好“開場戲”,迎來一片喝彩。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帶一路”將呈現出更多驚喜。